东南网4月23日讯(本网记者 张立庆)现场聆听福建文学好书榜作者讲述写作故事,与诵读爱好者一起走进书中故事情境,与作家面对面畅谈读书体会……4月23日,正值第28个世界读书日,福建省图书馆、福建省作家协会举办的“食之烟火,寻味闽乡”——《闽味儿》读书会吸引众多读者参与。现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第五届福建文学好书榜优秀图书《闽味儿》作者沉洲,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一级作家傅翔与大家共同品读《闽味儿》,感悟福建饮食所承载的福文化。
读书会现场,沉洲与读者分享写作故事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
《闽味儿》一书通过作者的过往记忆串联起福建当下饮食文化,揭秘福建饮食形成的历史原因,探寻每一道饮食背后的技艺、乡愁故事。现场,沉洲以《母亲的太平燕》讲述福州太平燕的前世今生。沉洲介绍,根据闽北浦城县地方志记载,太平燕发端于闽北浦城,在清光绪年间传到闽都,因为时光变迁,以及被人们赋予美好愿望,不断融入“压浪”“压乱”“安全”等地方民俗文化,所以就有了“无燕不成宴”“吃太平燕,享全家福”等等流行说法。
(资料图)
《闽味儿》作者沉洲(右)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一级作家傅翔(左)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
活动吸引众多读者参与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
现场读者积极互动 省图书馆供图
“福州人为何尤其喜好酸甜口味,这与独特的地理、气候有何关系?” “连城客家菜‘九门头’为何会有‘草里藏珠少人问,脆声嗦嗦隔山闻’的魅力,当今又如何成为连城美食产业的一大支柱?”“烧麦和米包子这一类非面皮的包馅食品,烙有南迁士族对北方故土源远流长的乡愁印记。”……活动现场,沉洲与傅翔一同探寻每一道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,不时与观众互动,共同品味滋味悠长的福建饮食文化。
傅翔说,读《闽味儿》,唤起了一种既有历史感又颇具感性的味觉记忆。在感受到福建美食滋滋有味、活色生香的同时,也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作者对原材料生安全、制作技艺能否长久等方面的担忧,这些问题值得当今社会去关注、思考。
沉洲则坦言,在追求快节奏生活的当今社会,厨师要保持好工匠精神,食客也要有“一年守一季”的守望精神。
现场诵读《闽味儿》节选 省图书馆供图
活动现场,集贤读诵社文化志愿者一起诵读《神秘的红曲》《包裹起来的乡愁》等节选内容,一同追寻、美食背后的文化意味。
据悉,“福建文学好书榜”活动系于2018年由省图书馆和省作家协会(以下简称“省作协”)共同发起的一项以文学类图书评选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,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。2022年举办的第五届“福建文学好书榜”活动升级为省文旅厅、省文联共同主办,省图书馆、省作协共同承办。截至目前,评选公布了119部福建文学好书。《闽味儿》为第五届福建文学好书榜优秀图书。
省图书馆文化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省图书馆多形式开展推广工作,给予读者评、看、听、读全方位及立体化的阅读体验。“每年根据福建文学好书榜上榜图书邀请相应作者、编辑与评论家、阅读推广人、媒体人、读者等,开展“闽人·闽读”的阅读推广活动,对好书榜进行宣传,创造作者写好书、出版社出好书、读者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气,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阅读氛围。”相关负责人如是说。
关键词: